近日,据美国宇航局(nasa)消息称,一颗“具有潜在危险性”的“土豆”——2011es4号小行星将于飞过地球。
这颗2011es4 号小行星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,地球和月球也刚好到达此处。届时地球、月球和小行星将上演一次惊险的擦肩而过。
小行星是什么?
小行星为太阳系小天体(sssb)的一种,于太阳系内和行星一样环绕太阳运动,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。广义的小行星大小介于流星体和矮行星之间,直径可从数米至1,000公里不等,包括在这个尺寸下太阳系里非彗星的所有小天体。但大部分的小行星都分布于内太阳系,加上外太阳系小天体的物理特性和内太阳系小天体有所差异,因此“小行星”一词更常被用于专指内太阳系非彗星的小天体。
为什么会有小行星撞向地球?
和行星一样,小行星环绕太阳运动,但是其体积和质量都小很多,目前,人类已知的太阳系中小行星数量已高达百万颗,大部分的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都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,小行星的轨道由于受到木星的干扰,会不断地碰撞以及破碎,某些物质便会脱离原来的轨道和其他行星碰撞,很早之前,人类就开始了对小行星的研究,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说法也开始行成。
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发生什么?
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一般根据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天体的大小来区分。
直径在10米以下的,进入大气层后主要化为陨石,它们基本不会给地球造成太大影响,每年会有约4万吨小陨石落到地球上,成为划过夜空的流星。
如果是直径在20米到100米的天体撞击地球,可能会给方圆几千公里带来较大影响。
因为小行星的体量比较大,在进入地球的大气层的过程中,时间和距离都不够它充分燃烧干净,大部分的质量有可能还存在,这种情况发生的话,造成的特别巨大的灾难。
2013年,一颗直径约20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解体,威力相当于30万吨tnt当量,导致1000多人受伤。
这一体积的天体撞击地球的概率大约是每个世纪一次。
应对天体撞击地球有哪些方法呢?
摧毁
2016年,俄罗斯马克耶夫火箭设计局发言人透露,他们计划对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改造,用于摧毁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天体。此外,还可以使用核武器或发射航天器撞向天体、与其“同归于尽”。不过有人担心,如果天体被炸成多个小块,分散开来砸向地球,可能也会造成较大危害。
推离轨道
美国科学院曾预测,让一颗小天体改变轨道至少需要1到2年的预警时间,如果天体的体积更大,则可能需要几十年。
2016年,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称,他们正在研发让天体改变轨道的激光武器。主要原理是用激光将天体表面加热,直到产生喷射物,反作用力就会将其推离轨道。
捕捉
科学家们还曾提出“捕捉小行星”计划:首先由航天器探测并锁定一颗目标小行星,通过一个直径约为15米的“捕捉袋”将其包裹住并拖拽至地月空间内,直到它进入稳定的绕月轨道中,再将宇航员送到这个小行星上采集样本。这样不仅可以解除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,还能获得珍贵的研究资料。
"));